你好,欢迎来到北京海淀中医疑难病研究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研究 > 新闻详情

中医精神医学与心理学名词规范研究启动

发布时间: 2018-07-17

新闻办消息 ,国家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医精神医学与心理学名词规范的制订”举行开题报告会,正式启动了“中医精神医学与心理学名词术语”的规范化、标准化研究。该课题是由北京海淀疑难病研究中心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承担。北京海淀疑难病研究中心名誉院长永院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副司长,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青主任,北京海淀疑难病研究中心副院长范

平,原副院长生,及相关领域著名专家成、其等40余人出席会议。 
    中医虽然没有“精神医学”和“医学心理学”的名词,但中医历来重视研究心理或精神因素与疾病和健康之间的关系,并用于指导临床实践,在其医疗实践中包含了丰富的“精神医学”与“医学心理学”内容,在精神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尽管目前还没有正式建立中医精神医学与心理学学科,但相关研究活动始终伴随着中医学术的发展在进行,尤其是在近20余年,中医精神病学和心理学的研究逐步深入,在科学研究、临床应用、专业教育、学术研讨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随着研究活动的深入与学术交流的频繁,目前专业术语繁多,名词不规范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着学科的健康发展和学术交流。学术界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社会的需求,中医药事业的现代化,中医精神医学与心理学名词亟待规范化。 
    该项研究秉持继承、发掘中医精神医学与心理学思想,正确表达中医学心理学和精神医学内涵与外延的宗旨,完成《中医精神医学与心理学名词规范》的制订工作,将对1500余个基本名词进行注释、英译与审定,达到规范中医精神医学与心理学的名词术语,促进中医药学现代化、标准化,推动该学科建设的目的,最终,使中医学在精神(心理)卫生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 
    据悉,自2000年成立“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以来,已经正式发布了涵括中医20个学科5000余词条的《中医药学基本名词》,即将发布《中医内妇儿科名词术语》,“外科、五官科和骨伤科”的名词术语正在编纂中,这是我国启动的第四个中医名词术语规范化、标准化项目。据课题负责人、北京海淀疑难病研究中心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杨秋莉研究员介绍,项目组将综合运用文献学、历史学、语言学、社会学、术语学、翻译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借鉴现代科技手段,充分收集整理中医历代医著、医案中关于精神疾病、心理学名词的相关记载,筛选出重要的、常用的基本名词术语,在3年时间内完成这一任务。 
    院士指出,生物医药将是继电子信息技术之后又一个重要的科技发展领域。中医学是一门整体医学,其“形神一体”的生命健康观在养生、调心、调神、调身方面具有原创思维和原创优势,是已经并将继续为人类文明做出重要贡献的领域。在中医精神医学和中医学心理学这个新的学科门类名词术语研究中,必须有多学科的交叉研究,以保持其权威性和约束力。权威性寓于广泛性之中,课题组在论证中要追求尽量多的、多学科的意见,集思广益,这样才能高质量地完成我们的科研任务。


电话:010-82724889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清路9号 邮编:100700

Copyrights © 1997-2016 CACMS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5563号 技术支持:北京迅联互动科技有限公司